第(2/3)页 《玉米苗的长势很好,苗颜色黑绿,说明肥力强劲,以此证明国产化肥,牛!》 下午的时候,新闻的节奏已经变了,从对灵云市政府的指责,变成了对国产化肥企业的夸赞。 还有很多媒体记者去灵云市周边的农田,拍了照片和视频,所有用过三丰化肥和东哲化肥的老农民,都竖起大拇指,说这个化肥,一点都不比国外的史丹利,施可丰差啊。 如此一来,这次事件,带火了两大化肥企业,那就是东哲化肥和三丰化肥,导致这两家企业的订单激增。 而两个化肥公司总部也迅速派人到了灵云市庆和县的分厂,询问细节。 最后他们得知,是县委书记杨东牵线搭桥,才会有这样的变化。 当即两家总部的老总拍板,对庆和县增加投资,共计6.7亿元,用来设厂,设化肥厂,专门提供给东北地区的农民客户。 他们两家总部希望建在庆和县的几个分厂,能够年产化肥至少三百万吨,用于满足东北地区的需求。 2011年全国化肥总用量是3800万吨。 所以在东北地区提供年产量300万吨化肥,完全是合情合理的。 因为东北地区的化肥消耗量,占据全国的百分之二十七。 他们只提供五百万顿,也给其他化肥企业留了一大片市场空间,不至于吃独食。 两家企业,被这次新闻事件,彻底带火了。 始作俑者就是杨东。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。 可作为两家企业的董事长,却心里很清楚。 但他们不能说,因为其中涉及到当地的领导派系斗争。 能把企业做的这么大,都不是傻子。 他们虽然清楚,却也只是装聋作哑。 但他们的举动,增加的投资,就说明了一切问题。 企业老总不是傻子。 那么常务副市长谭龙,是不是傻子那? 他当然更不是傻子了。 所以两天之后,他已经猜到了这次新闻热点事件的背后,就是杨东搞的鬼。 可是他能怎么说? 不仁不义的事情,是他先做的,又不是杨东先惹乎他的。 杨东只能说是合理反击罢了。 第(2/3)页